上线“评论外显”功能,TME旗下波点音乐精耕音乐“自留地”

今年央视春晚,当韩红动情地唱着《这世界那么多人》,身边的小伙伴突然感叹,还是老歌有味道!带着满脸问号搜索发现,不少人都对这首去年5月的新歌有陌生感,甚至有人问这是否
小贝

今年央视春晚,当韩红动情地唱着《这世界那么多人》,身边的小伙伴突然感叹,“还是老歌有味道!”带着满脸问号搜索发现,不少人都对这首去年5月的新歌有陌生感,甚至有人问这是否是40年代的歌曲。

这仿佛是当前音乐市场的缩影,华语乐坛依然在涌现优秀作品,可在短视频神曲的冲击下,当《这世界那么多人》、《孤勇者》等真正优质的作品风靡时,大众会产生恍惚感。这个现象背后,预示着听歌的方式似乎需要做出改变了。

新一代音乐播放器正在涌现,作为腾讯音乐在音乐可视化方向的创新尝试,波点音乐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试水,去年12月,波点音乐上线一周年,推出了2.0版本的迭代升级,而这样的尝试很快引来了其他平台的跟随。

2月28日,波点音乐版本更新上线“评论外显”功能。这是继2.0版本之后的又一次上新,用户将在单曲推荐播放界面中,可以看到精选评论逐条自动播放。真情流露的评论加上恰到好处的外显时机,让沉浸式听歌的氛围感更上一层。作为新一代音乐播放器的先行者平台,波点音乐在年轻市场不断走红,预示着怎样的行业发展趋势?对未来音乐市场又带来怎样的影响?

“评论外显”的情感价值

从产品细节来看,此次上线的“评论外显”像是一块拼图。

在最初的版本中,波点音乐是率先给听歌做减法的音乐APP。只需要打开APP这一个动作,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并播放歌曲,上下滑动切歌,提供最“懒”的听歌方式。

不仅如此,波点音乐在最初的版本中还设置了“视频背景”功能,首次使用时,首页会按用户偏好推荐歌曲,并优先展示该歌曲中人气较高的动态背景,左右滑动即可切换不同背景。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自主制作视频上传,自主选择喜欢的播放背景。

2.0迭代升级后,波点音乐又加深了另一个关键思路——情感价值。一方面,波点音乐对热门歌曲优先上线了由不同色彩动效构成的视频背景,根据歌曲本身的曲风、标签为歌曲赋予色彩释义。听觉+视觉的呈现形式,让视觉辅助音乐传达情绪和氛围。另一方面,波点音乐更注重社区氛围感的营造。开屏页的“心情日历”,一句文艺且暖心的问候语,让人感受至少还有音乐陪伴的“小确幸”。“氛围评论墙”和“话题广场”则为让用户在失恋、写作业、起床困难、宿舍等不同场景标签下释放情绪,找到“同频者”之间的的情绪共鸣点。

而此次“评论外显”功能,则是情感价值的进一步体现。尝试几首歌发现,歌曲的精选评论主要以用户对歌曲的真实感受、小故事、或歌曲创作背景为主,其中不乏直戳内心的评论。比如在听周杰伦的《晴天》时,一句“名字叫《晴天》,整个故事却都在下雨”让人读出周董藏于细腻情感中的遗憾。听着《稻香》,一句“他只是想让我们先安心吃完午饭,袁爷爷,走好!”让人直接破防。再听周深版本的《起风了》,看到一段用户Carry写下自己18岁那年的暗恋故事,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青涩的学生时代。

相比于在播放界面角落设置评论区,波点音乐将精选评论直接放置到音乐播放界面,不得不说是一项大胆的尝试。这让不同的情绪直接透过屏幕传递给听歌的用户,直戳人心的呈现让用户体会到音乐传递给每个人不同的感受,相似却不相同,也让用户在听歌时真正沉浸其中。

简单纯粹地听歌

从滑动切歌、动态背景,到氛围评论墙、评论外显,在不断迭代的同时,波点音乐展现了怎样的产品设计理念?实际上,波点音乐的产品,有一条明显的主线,而在主线的基础上,产生了两个方向的逻辑。

首先,是让听歌这件事变得尽可能简单、纯粹,这是波点音乐的核心逻辑。简单体现在听歌方式的简单,相比于流媒体平台复杂的入口、丰富的功能,波点音乐力图让听歌回到那个mp3、随身听的年代,增设功能的同时,力保界面的简单清爽。听歌,就是打开APP按下播放键就能听到喜爱的歌曲这么简单。

基于这个核心逻辑,波点音乐试图做好两个方向的平衡。其一是找歌。打开APP即听歌,省去了用户主动挑选的步骤,这对平台能不能够提供满意的歌曲提出了要求。基于这个逻辑,极简界面与精准算法是波点音乐的首要选择。相比于为用户制造信息茧房,波点音乐以用户偏好为基础,基于AI不断优化学习,让用户不只听到一种类型的音乐,而是在推荐中不断收获“惊喜”。

当然,扩展性虽然不能喧宾夺主,但仍然不可或缺。波点音乐并不只是做算法推荐,在听歌页面,左下角的“发现”和右上角的“搜索”都是为找歌需求所设计的入口,无论用户是否知道自己想听什么,都能通过发现页的“音乐话题”或者“搜索”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音乐内容。

其二,是情感共鸣。从产品设计上看,波点音乐对于情感共鸣的理解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听歌时的情感享受,基于这个诉求,波点音乐尝试“音乐可视化”的听歌模式,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调动强化“画面感”,快速听懂音乐、喜欢音乐。通过动态背景、自定义设置,在波点音乐的歌曲背景里,无论是看到歌曲MV,还是歌手演出的live片段,或是新近上新的动态色彩片段,甚至是其他同好发布在平台上的视频背景,都能快速从画面中汲取歌曲表达的精神内核,获得在其他平台无法获取的深度音乐感知。

另一方面是“高山流水”式的共鸣情感。基于用户生活环境与阅历的不同,对于同一首音乐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与理解,通过“评论外显”与“氛围评论墙”的联动,可以轻松找到自己的“同频者”,找到知己般的情绪共鸣点。

而深受泛年轻用户青睐的波点音乐,是否是一种听歌新趋势的体现?

音乐播放器的新浪潮

作为行业最早尝试打破藩篱的音乐APP,波点音乐诞生不到一年,就拿下优质应用风向标“金米奖”、极光数据“2021年黑马APP”及2021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最受Z世代喜爱APP”。快速斩获肯定的背后,或许暗示了当下音乐市场的迭代风向。

音乐市场正在迎接一个“删繁就简”的新浪潮。近些年,短视频带火了流水线式的歌曲,却不断将音乐本身碎片化、配角化,几十秒的副歌没能让新一代“网络歌手”大红大紫,却着实让不少人忽略了歌曲的全貌,与完整的故事和旋律,将用户从碎片化的短视频音乐里唤醒的时候到了。

对于年轻用户来说,听腻了千篇一律的洗脑神曲,寻找一片“自留地”,回归优质的音乐本身是市场需求的大势所趋。

从客观来说,波点音乐的创新之举,也有望让音乐产业形成新的生态。沉浸式的听歌体验,配合单曲推荐,可以让真正优质的音乐被更多人关注到。不仅如此,当音乐人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理解被喜爱、自己的情绪被感知共鸣,给创作者带来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富足,这对于提升创作积极性有着重要价值。

从最初的横空出世到如今不断强化理念,波点音乐正由点带面,推动音乐APP迈向新的阶段。新的听歌浪潮袭来,这或许也会是华语音乐回到百花齐放时代的契机之一。

 

向作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