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山社区,为什么能吸引青岛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络绎不绝的游客?杏子作为普遍的季节性产品,为什么少山红杏在芸芸杏河中享有盛誉呢?带着这个疑问,小编一行人开始走访少山,调研当地。 2021年10月26日,小编跟随项目组团队来到了这个山岭起伏,沟壑纵横的宝地——少山。少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栾心波介绍,少山的地域环境得天独厚、人文历史更是底蕴浓厚。另外在与本地技术员的沟通中,我们更详细的了解到,红杏在栽种培养、生产过程管理、果树整形修剪、采摘等方面都有着健全而详细的技术指导要求。如果说特殊地理环境与文化底蕴是少山红杏闻名远扬的保障,那么众多专业工作者的技术指导便为少山红杏走出青岛享誉全国提供了技术保障。
种植历史悠久
少山社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宜人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少山红杏特有的品质,已拥有600年红杏栽培历史。据记载,明一五二二年,即墨望族黄氏于石门山西麓建书院一处(即下书院),并在书院前后栽种杏树数株,经数年精心培育,所结红杏品质出众,号称“黄氏红杏”。一六一四年,黄嘉善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时年六月返乡省亲,正值红杏成熟时节,回京时携带红杏一篓献于万历皇帝。万历帝观其形、察其色、品其味,龙颜大悦,遂赐此杏为“关爷脸杏”,自此少山“关爷脸大红杏”名扬天下。
技术规范 品种优良
少山社区栽植的红杏有大麦黄、少山红、少山二号、关爷脸等10余个优质品种,统称“少山红杏”,其中少山红、关爷脸、少山二号为当地特有品种,有的树龄长达百年之久。少山红杏的优良品质是建立在多方位技术规范的前提下的,好的品种离不开辛苦的培育。首先,它的产地地势要求高燥,周围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要求粘沙土壤且土层深厚。 生产管理方面,少山红杏施用经测土配方后的有机肥;整个生产过程的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采用太阳能杀虫灯和天牛诱捕器等方法防治,不使用任何国家禁限用农药。 果树整形修剪方面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一般选择在冬季和初春季节进行。如抬高主干,加粗中心干;理清枝头,疏除害枝;控制树高,缩小冠幅;减小骨干枝数量,加大主枝角度;主枝下大上小,保持树体透光通风。 其次浇水方面,根据杏树的需水规律,每年灌水2-3次:封冻水和花后幼果膨大期、采果后到封冻前;灌水以红杏根际范围的土壤全部湿润为准。 最后采摘环节要适时分批采收,先采冠上、冠外果,再采冠下,冠内果;并做到边采收,边分级,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
地域环境 得天独厚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的咽喉部位,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山海形胜,腹地广阔,地理优势明显。少山社区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驻地南4公里处,北依少山,东靠石门山,西邻法海寺名胜古迹,南邻太和山旅游景区,周围山岭起伏,沟壑纵横,15个自然村星罗棋布。特殊三面环山的地理优势形成的独特小区域气候,沙土壤的种植环境,优质的崂山泉水水资源,为产品的优越品质保驾护航。少山红杏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18.3℃,全年无霜期196天。年降水量610mm,年均日照2643小时,雨热适中,日照充沛,适合优质红杏的生长。少山社区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浓荫覆盖下几处平房小院,脱离喧闹的都市,沐浴在天然氧吧中欣赏着满目山色,多么闲情惬意。山路蜿蜒曲折,近处杏林繁茂,野草葱郁,自由生长间衍生出一派生机与活力;远处驼峰时隐时现,“姜老背婆婆”、“神龟俯览”、“天狗吠天”、“鳄鱼探海”的传说回响在山峰与沟壑之间。 悠久的种植历史、精细化的生产管理造就了少山红杏卓越的品质。从19世纪20年代起开始,少山红杏的种植的区域如今已发展到2000余亩。6、7月份,大麦黄、少山红、少山二号、关爷脸等品种渐次成熟,众多游客慕名前往少山社区,来到杏树旁品尝鲜美的红杏、体验采摘的乐趣并欣赏农家的风光。每年的少山红杏节是这里最热闹的时节,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几届,年总销售总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助力当地居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品质优良 业界肯定
早在1980年,“少山红杏”便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8年,少山社区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组织社区居民成立青岛少山红杏专业合作社,开始整合资源、抱团发展。2010年,“少山红杏”荣获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同年,“少山红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2018年,少山社区荣获少山红杏“上合峰会专供基地”的称号。2021年,少山红杏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名特优新”农产品。如今,“少山红杏”已成为青岛果品的一张金名片。
国家助力 品牌升级 |